[1]杜克华,甘晓敏,张敏.成都市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粮食问题研究,2025,(05):21-25.
 [J].SAMSON,2025,(05):21-25.
点击复制

成都市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HTML)
分享到:

粮食问题研究[ISSN:1003-2576/CN:51-1058/F]

卷:
期数:
2025年05期
页码:
21-25
栏目:
关注“三农”
出版日期:
2025-09-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杜克华甘晓敏张敏
成都开放大学教学部
关键词:
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之一,探索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成都开放大学与成都市基层政府部门合作,培养乡村本土社区人才的社工特色班为例,提出了高等院校主动走出校门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深度合作办学;根据基层政府部门和乡村本地学员的实际需求重构专业培养目标;改革当前的教学形式适应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如,建立囊括地域资源的师资库,实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设置双班主任教学管理等。最后通过成都开放大学校政深度合作办学的社工特色班的成效来印证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卫小将,黄雨晴.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22(01):104-112.

[2]杜克华,张敏.开放大学重点专业建设实证研究--以成都开放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为例[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22(02):30-34,46.

[3]姜军.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与惠农助学政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08):131-132.

[4]罗宝花.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北乡村物流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22(03):90-92,117.

[5]姬金山.江苏省泗阳县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骨干队伍[J].党建究,2022(02):63.

[6]麦叔芳.乡村振兴背景下开放教育助力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基于Y开放大学育人模式的思考[J].教育观察,2022(10):28-31.

[7]丁菊,柳西波.乡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助力乡村振兴的“四课联动,三维实践”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05):117-122.

[8]杨明伟,王绪尧.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在地化”发展困境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06):80-82,86.

[9]万盈,杨琦,张新奇,冯利民.加强乡村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J].理财周刊,2021(06):293.

[10]何燕,封梅姣,杜振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衡阳地区为例[J].经济师,2021(08):P256-257,260.

[11]陈凌子,郑钊,何宛蓉,刘飞翔.乡村振兴背景下“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乡村区域发展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113-118.

[12]潘旭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社会工作介入的路径探析[J].城乡建设与发展,2019(21):46-49.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