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5年05期 21-25   出版日期:2025-09-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成都市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引言

  加快乡村 本土 人才队伍建设,培养 乡村 本土紧缺人才是国家 乡村振兴 项目 急需 解决的核心问题 之一。 在此 背景下 研究 乡村 本土人才培养模式 具有 重要 时代 意义 然而 目前 部分 农村地区 受经济发展滞后、地理环境闭塞等因素制约 ,加 激励机制 完善、培训机制不符实际等 问题 面临 引才 、育才 、留才 难得 困境 笔者 基于 成都开放大学与成都市 基层各级 地方政府部门 深度合作开办 乡村振兴 社工特 班的实践, 探讨 乡村 本土人才培养模式的 相关 问题。

  一、校政深度合作是乡村本土人才培养的 有效途径

  高等院校 集中 资源 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方面 具有 优势 ,但 对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需求了解不 透彻 难以 有效 动员 召集 乡村 本土 人才 参与 学习 相反 地方基层政府 部门 不仅 清晰 了解 乡村 本土人才 培养 需求 而且 具备 较强 组织 动员 能力 能够 精准 引导 目标 人群 参与 培训 。因此,以 地方基层政府 部门为主 高等院校 具体实施教学 校政深度合作办学是 解决乡村 本土人才培养 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 取长补短,校政深度合作办学

  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概念由来已久,国内 部分 高校已经尝试了多年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职业学院做出过 亮眼的 成绩 。如,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 2015就开始与本地铁路交通 部门 合作,开办了以本地生源为主的交通运输专业 根据 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调整专业目标,通过引入企业专家授课、带领学生赴企业现场实践等方式,为厦门交通运输行业精准培养了紧缺的技能型人才。 又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十几年前就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来调整学院专业的设置,与企业合作孵化 科研 项目 。上述两个案例,均是以院校为主导,企业或政府的参与程度不够深 。本文提出的 校政 深度 合作办学 学校与政府 部门 均深度参与 乡村 本土人才培养项目 全过程。政府整体规划 乡村人才振兴 项目 参与办学全 过程 监控 办学效果;高等院校要主动走出校门,把班级办到 乡村 基层社区中去,与基层政府部门一起 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本土人才 计划

  成都开放 大学开办 乡村振兴 社工特色班 就是一个样本 (此后简称 特色班 )。 2020年底,成都开放大学提出了办学单位“一校一特色专业”来配合成都市“乡村本土人才培养”规划,主动把社会工作 特色 专业 教学改革融入 成都市的 乡村振兴 的人才培养项目中去。先后在 蒲江、 新都、彭州、崇州、新津、金堂 、简阳 等地开办了 社会工作专业 特色班,形成了以特色专业为引导,校政双方各赋其能的办学局面 ,从而加快了成都市区县乡村本地人才培养的推进

  (二)专业为引,双方各赋其能

  要以专业来引导,校政双方各赋其能,来实施 “乡村本土人才培养” 项目。 成都开放大学 组建了社工特色专业团队来设计教学、管理 特色班的 工作,特色班由分院具体实施教学 此项工作由成都开放大学 管教学的 副校长主抓,学校各部门的领导大力支持, 以每年 20万的项目资金 预算 来保障 项目的 正常 运行。

  成都市基层街道办事处、区县政府及市社治办均深度参与特色班的办学工作。相关部门组织辖区内 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特色班学习,并制定了多项激励措施:例如,允许学员在工作时间带薪学习;学员取得毕业证书后可全额报销学费;取得初级、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的学员,每月增发 500—800元薪资。这些举措旨在提升乡村本土社区人才的综合能力,推动社区工作高效开展。

  二、 根据 乡村本土 生源需求, 重构专业培养目标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是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需求一致 能力培养目标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关注焦点,也是 各级 政府部门实施 乡村人才振兴 的核心。 乡村本土人才教育的 教学设计必须保证能力培养目标与乡村 本土 人才 能力 需求 一致。 因此 在设计 特色班的 能力培养目标之前, 需准确把握培养对象的现有知识与能力水平,并深入分析其所在岗位的实际能力要求 这就 要求 相关 政府部门 等院校 共同 重构 能力 培养 目标 环节 充分体现出 校政深度合作的优势。

  成都开放大学 特色班的能力培养目标重构 基层政府部门与特色专业团队 共同 完成 。专业团队 为了解决 特色班的 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与学员能力需求、社区岗位能力需求一致的问题, 首先 启动 实地跟岗调查。 2021年3月, 项目团队成员 、蒲江分院 教师 与寿安街道的社区干事一起,对蒲江县寿安街道 辖区 的六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跟岗调查。 2021年7月, 项目团队 又组织了面向新都区大丰镇两个社区的实地跟岗调查。 项目团队 通过与基层 政府部门的 干部或社区工作人员座谈 与学员面对面沟通、问卷调查、跟岗观察等多种方式收集 学员 学习 需求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多番讨论, 项目团队在业内专家的指导下 重构了特色班的 能力 培养目标。

  重构的 专业 能力 培养目标 兼顾了知识与能力两 方面 ,得到 地方各级 政府部门和国家开放大学的认可。 通过 对比 分析 国家开放大学社工 专业培养目标和重构后的特色班培养目标, 发现后者更偏重实用性, 更加 注重 学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如, 在直播课、面授课的讲授内容中提出以能力培养为主的针对性调整;用 “党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职业证书课程” 五大板块的专题讲座 置换部分 选修课的学分; 举办 演讲比赛、毕业论文大赛、技能大赛等多种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学以致用 每学期 带领学员到实践基地 参观实践至少一次 好地实现了教学培养目标与学员能力需求一致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