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7年05期 33-36   出版日期:2017-09-29   ISSN:1003-2576   CN:51-1058/F
浅谈粮食直补政策与农民增收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是 实现 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进入城市打工,导致了农村土地 大量荒芜 的局面。为了保障我国的 粮食安全 ,我国于2004年逐步实施了 粮食 直补政策,其直补力度每年递增,其直补的范围也逐渐覆盖全国。 粮食 直补政策调动了农民种 积极性, 成为 深受农民欢迎的 惠农政策之一。

  一、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现状

  自2004年我国在安徽、吉林 、浙江、江西 等地进行粮食直补试点以来,粮食直补政策现今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推行实施。自粮食直补政策在全国实施以来,补贴力度逐年增 ,中央财政安排的粮食直接补贴从2004年的116亿元增加到了201 7 年的145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粮食直补政策的重视程度。总体来说,我国粮食直补政策 实施以来,补贴规模一年一年递增,补贴标准 一年一年 提高,补贴制度也日渐完善。虽然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已经有了显著成效,有效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也为农民的种植收入做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这些光辉的硕果,还应注意到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第一是 补贴规模还不够大,不能完全覆盖全国所有的粮食种植区,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还不能享受到国家的补贴政策; 第二是 补贴标准较低,难以成为农民增收 的经济 来源; 第三是 补贴制度不够完善,在实施补贴的 过程 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漏洞,不仅影响政府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进度,也为农民带来了不少 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热情 [1]

  二、粮食直补政策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对于农民而言,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收入问题,这也是 影响 农民 粮的核心问题,只有有效解决了农民对于收入的担忧和不满,才能让农民安心种植,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粮食的增产,才能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要重视补贴政策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

  自2004年我国实行了粮食直补政策之后,在提高 粮食 收成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产生了显著成效。 但与此同时, 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 农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是农业投资也在不断上涨,其上涨幅度已经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范围,甚至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种 成了亏本的行业。因此, 粮食直补政策 及时的根据市场行情提高补贴力度,帮助农民解决种粮困难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 ,稳定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在推行粮食直补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央对农业投资建设非常重视, 粮食直补政策在我国推行了 13 年,在试点范围逐步增加,贴补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我国一直在完善政策的不足之处,使直补政策 逐渐 趋于成熟,然而随着不断的实践,逐渐显现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一)补贴成本分配不科学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补贴成本目前为止主要是由中央政府和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来一起承担。自2004年我国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后,粮食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实行粮食购销市场,自此之后,每年从粮食主产区向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输出都在逐年递增。每年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粮食直补资金发放下来后,一部分发放到了规模庞大但补贴标准价低的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手中,一部分发放到了虽然规模小而补贴标准高的粮食主销区的农民手中,而这些受到粮食贴补的粮食主产区产出的粮食每年又要大量向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粮食主销区输入,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就为粮食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对于粮食主产区来说,这种补贴局面使得农民们耕作种植粮食的热情被大大消减,同时又由于补贴资金不足使得无法很好的改善农民的粮食生产条件。对于粮食主销区来说,本来经济就相对发达,粮食补贴的资金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而在如今这种高补贴的诱导下往往是生产经济效益较低的粮食,不仅违背了粮食直补政策的初衷,而且也没有发挥补贴的真正作用。长此以往必将阻碍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