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9年04期 8-14   出版日期:2019-07-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后临储时代玉米产业链流通模式及定价机制研究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为4213万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6%;产量为25933万吨,占粮食产量的39.11%。受2008年粮食危机影响,我国在东北地区开始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由于临储收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2015年玉米临储库存达到2.5亿吨。为此,2016年我国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为“市场定价+财政补贴”方式,同时出台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和加工补贴政策,自此我国玉米市场正式进入“后临储时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3年来,全国玉米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东北玉米开始畅销全国;多元主体积极发育,尤其是贸易商强势崛起;全国大流通格局成型,“买全国、卖全国”渐成趋势;市场定价机制逐步确立,政府调控加速转型。后临储时代的玉米流通模式和定价机制发生巨大变化,并日益完善和优化。为此,本文将定位于后临储时代,深入分析玉米产业链流通模式和定价机制。

  一、玉米产业链条主体构成

  后临储时代的玉米市场主体不断发育壮大,不仅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实力也不断增强。仅仅围绕玉米市场购销行为,玉米产业链条主体主要包括种植户、贸易商、加工企业、饲料厂等四大类,其中种植户是生产主体,贸易商是流通主体,加工企业和饲料厂是玉米消费主体。后临储时代数量增加最多的是贸易商群体,实力增 最快的是加工企业群体,消费量增加最多的是饲料群体,经营风险提高最多的是种植户群体。各主体之间则按照市场法则公平竞争,承担风险获取收益。

  (一)种植户

  从种植规模角度,我国玉米种植户明显分为三大类 一是小规模种植户,以华北地区为主,单户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下;二是规模种植户,以东北地区为主,单户种植规模大多在100~1000亩;三是大规模种植户,承包土地面积超过1000亩,以东北地区居多。从经营类型角度,主要包括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种类型,小规模农户占比逐步下降,规模种植户和大规模种植户占比不断提高,土地集中化水平不断推进。小规模种植户擅长精细化生产,产量一般较高,但大多存在“会生产、不会销售”的问题;大规模种植户擅长规模化经营,成本一般相对较低,不仅会生产,而且会销售。无论是华北还是东北地区,自有土地的玉米种植成本均在400~450元/亩;华北地区两季种植,按照均分的原则,玉米土地租金在300元/亩左右;东北地区一季种植,但由于土地肥沃,玉米产量高,玉米土地租金在450元/亩左右。因此,从边际定价的角度,承包户玉米生产成本是玉米市场价格的主要支撑因素。
 
  (二)贸易商

  后临储时代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主体是贸易商,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玉米市场化水平提高,全国玉米大流通格局开始形成,玉米贸易商开始崛起,主要原因 有三点: 一是加工企业“门口收购”和种植户“门口销售”的模式,决定了贸易商不可或缺的地位;二是后临储时代玉米全国流通格局的形成,促使玉米运距延长、运量增加,促进了贸易商的发展;三是后临储时代玉米市场定价,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使贸易商有利可图,以2017/18年度锦州港二等玉米价格为例,最大波动幅度达到320元/吨。根据调研,后临储时代贸易商的崛起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量增多,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该地区年玉米产量300万吨,贸易商数量 300个左右;二是贸易商实力增强,主要表现为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超过一半的成交玉米被贸易商参拍后储存或转销;三是种类增多,后临储时代的玉米贸易商加速分化,既有产地小型的集聚贸易商,也有销地小型的分销贸易商,既有产销区贸易商,也有港口贸易商,既有微型的经纪人也有大型的企业贸易商,多种多样的贸易商明显增强了玉米市场活跃度。

  (三)加工企业

  后临储时代玉米价格下降,加工企业利润增加,多数企业扭亏为盈,多年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开始复产,部分企业更是满负荷开工,玉米加工量迅速增加,“大玉米经济”(张桂林等,2001)[1] 时代逐步来临。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全国玉米加工量由2015/16年度的5500万吨增加到2017/18年度的7300万吨,后临储时代玉米深加工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 类型看,玉米加工企业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淀粉企业,包括下游的淀粉糖等 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2595万吨,合玉米3700万吨,其中年产30万吨以上的淀粉企业24家,淀粉产量占总产量的85%。二是氨基酸发酵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谷氨酸钠、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 据关丹等(2018)[2] 研究,2017年我国氨基酸合计产量为542万吨,折合玉米1500万吨左右 其中出口135.7万吨,占比25%;从企业角度,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梅花、阜丰、伊品、大成、成福等,市场集中度较高;三是玉米酒精企业,主要包括酒精企业和燃料乙醇企业 考虑大量稻谷用于燃料乙醇加工,2017/18年度我国玉米燃料乙醇产量在200万吨左右,玉米酒精产量在350万吨左右,合计550万吨左右,折合玉米消耗量1800万吨左右。

  (三)饲料厂

  饲料消费是我国玉米消费的最大组成部分,作为能量饲料之一,玉米与高粱、大麦、稻谷、小麦、 DDGS等能量饲料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玉米饲料消费量受替代品消费量影响较大。2016/17年度我国玉米饲料消费量同比增加3000万吨,主要原因是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玉米对进口高粱、大麦、DDGS和木薯干实施了成功的反替代。据估计,2017年我国配合饲料产量3.6亿吨左右,其中玉米需求量在1.8亿吨左右,全国饲料加工企业数量超过6500家,单个加工企业玉米需求量约3000吨。饲料玉米消费总体呈现“总量大、单体小”的特点。同时,后临储时代饲料厂玉米采购明显呈现两大趋势:一是由“分散采购”向“集团统一采购”方向转型,整个饲料集团建立统一的采购中心,降低玉米采购成本;二是“代购代储”规模扩大,饲料厂对玉米品质要求较高,尤其是脂肪酸值和呕吐毒素等指标,为保障高品质玉米供应,后临储时代饲料厂开始大规模在东北优质玉米主产区实施“代购代储”,据调研,月代储费用包括利息和保管费用在15元/吨左右。

  二、玉米产业链流通模式

  我国玉米流通的两端是加工企业/饲料厂和种植户,两者之间的玉米流通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对接,即加工企业/饲料厂+种植户,具体包括订单合同、粮食银行、生产基地等三种模式 一种是间接对接,即加工企业/饲料厂+中介组织+种植户,中介组织具体包括合作社、村委会、贸易商等三种类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在国家去库存政策下,玉米市场总体呈现“供过于求”状态,玉米市场供应充足,加工企业/饲料厂采购压力不大,在买方市场下,玉米流通模式以间接流通模式为主,主要是加工企业/饲料厂“门口收购”,种植户“庭院销售”,中间由贸易商负责收购、集聚、运输和销售。

  (一)加工企业 /饲料厂+种植户

  目前玉米产销直接对接模式尚处于不断发展壮大和逐步探索完善阶段,在加工企业 /饲料厂玉米收购中也仅处于辅助地位。但后临储时代随着玉米市场逐步转为卖方市场,玉米产销直接对接模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据调研,目前直接对接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加工企业/饲料厂直接收购种植户玉米,主要有订单合同和粮食银行两种操作方式;另外一种是加工企业/饲料厂直接生产玉米,即建立生产基地,玉米生产成为加工企业/饲料厂的原料生产车间。

  1、订单合同

  加工企业 /饲料厂主要是同种植大户签订订单合同,约定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其中收购价格约定方式主要有三种:固定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和高于市场收购价一定幅度。此种模式有利于加工企业/饲料厂提前锁定粮源,同时也解决了种植大户的销售和存储问题。但在买方市场下,加工企业/饲料厂签订订单合同的动力不强,市场价格上涨时履约率也难以保障。随着玉米供求形势的逆转,玉米逐步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订单合同”的流通模式会逐步发展壮大。

  2、粮食银行

  为解决价格上涨时种植户惜售和种植户存储设施不足的问题,最近几年粮食银行不断发展壮大,主要运行模式是种植户先将玉米销售给加工企业/饲料厂,然后在规定期限内种植户自主点价确定销售价格,即“点现货价格”,加工企业/饲料 会每日发布当日现货收购价格。据调研,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是两次结算,在种植户送粮时先行确定最低收购价,并按最低收购价进行第一次结算;后期点价完成后,若点价高于最低收购价,再次进行第二次结算;二是一次性结算,在种植户送粮时不进行结算,待“点价”完成后一次性结算。

  3、生产基地

  加工企业/饲料厂自建生产基地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大规模种植玉米,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实施机械收割, 降低生产成本 但在土地流转环节和生产种植环节,会增加大量的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据调研,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行生产,土地流转后,企业采购农业机械,具体由企业员工自行生产;一种是外包生产,企业流转土地后,再将土地以规模化方式承包给有经验的种植能手,实施外包生产。由于单家独户土地规模较小,土地流转成本较高,生产过程难以监督,目前加工企业/饲料厂自建生产基地的动力较弱,除非是为了保障优质原料的生产。

  (二)加工企业 /饲料厂+中介组织+种植户

  间接对接模式是目前加工企业 /饲料厂与种植户之间的主流对接模式,两者之间并不直接交易,而是通过中介组织进行间接对接,其中中介组织主要包括合作社、村委会和贸易商三大类,由于中间环节的存在,间接对接模式显然增加了玉米的流通成本,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中间主体的存在价值。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间接对接模式将是我国玉米流通的主流模式,但在卖方市场下,间接对接模式的地位将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