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9年06期 51-54   出版日期:2019-11-29   ISSN:1003-2576   CN:51-1058/F
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看法



  粮食补贴,我们是拥护的,相信它会一直实施下去。首先职能部门站在为国分忧、恤民爱民的高度,替粮农请愿,令人敬佩。 其次 “种地不缴税了,还给发补贴!”广大粮农既高兴又自豪,都歌颂党的政策好、社会主义好 再次 种地辛苦 赚钱 理应增加补贴 提高 农民 种粮 积极性 。最后粮食安天下定,粮价稳人心安, 实行 粮食补贴 很重要 。粮食上关国家,下系黎庶,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财政资金是全民资金、纳税人的钱,是稀缺的、有成本的,此处多开支、彼处须压减。国家需急办、要保障的支出很多,必须讲求效率,花在粮食上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再多也不浪费。发放补贴是为国家、广大粮农,讲求效率 是为国家、全体公民,两者是相通的,是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节俭才是公民的施惠者。以下仅从补贴效率的角度,谈谈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看法。

  一、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补贴出台的初衷。保障粮食安全,首先想到生产,生产是源,有源不穷!依靠生产, 帮助粮农降成本,激励 多生产。补贴自然落到生产部门(农业部门)、生产环节,涉及三项内容:补贴环节、补贴范围、补贴方式。为了照顾各方诉求,顺应民意,不断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项目、提高补贴标准。只论耕种亩数,不管单产、品种、质量;既补贴政府收储粮,又补贴自产自用粮和自产自销粮,还补贴其他作物。大水漫灌,想让所有农民都感到领取种地补贴的快乐,逐渐偏离了粮食补贴的初衷。

  (一) 补贴环节

  在生产环节补贴,按照种植亩数和亩均补贴标准计发,基本程序是:村级集中部署,逐户填写《粮食种植面积登记表》,乡级政府组成若干小组,逐户核实种植类别、播种面积,实地测量计算,粮农现场确认,公示、汇总,报乡级复核整理,提请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批;核对粮农银行卡(一卡通),县级财政直接将补贴转入粮农银行卡。这项工作一般一年两次(两季)。一是实施费用高。补贴所有种粮户,户数多,要求严。印发表册、会议宣传、测量核实、确认公示、审批兑付,实施费用、奉行成本高。经办人员忙忙碌碌,小心谨慎,一不留意,可能惹得村民抱怨或被追责。二是时效性差。从填写《登记表》,到兑付资金,需要数月、 甚至 半年时间。非粮食主产区,人均土地少、种粮面积小(有的家庭播种后就外出务工了),补贴只有 几百元, 有的 甚至 还不到 百元 缺乏吸引力,作用不大。即使不补贴,也会照常种植;发给补贴,该种 什么 什么

  (二) 补贴范围

  粮食补贴 出台 之初,只包括小麦和稻谷(属于国家储备粮),也只在主产区 实行 补贴。 为了 增强亲民情怀, 进一步 提高 粮农 积极性 有的省份扩大到玉米、油菜、大豆、花生、棉花等 农作物 ,在非主产区也发放补贴,有的干脆变成种地补贴。有的省市还加大了对规模户和特色户的补贴,例如对种植大户 大棚种植户 药材花卉 养殖户 、果品蔬菜 种植 实行 补贴。从而滋生 形式主义 喧宾夺主 关于市场 三大问题。

  1. 形式主义。各地相互攀比,比财政投入 比增幅,建示范基地、造视察现场,当成政绩工程、工作亮点。看看现场竖起的“政府补贴示范基地” “××单位(领导)扶持项目”等牌匾,就能觉察到当地对各种补贴的青睐和炽热。

  2 . 喧宾夺主。保障粮食安全,就是一旦遭遇荒歉、特殊事态,粮食短缺,国家能及时开库放粮,保证库里粮食充足。这就要求政府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为照顾所有种地户的情绪乱补贴,企图让所有种地户都说好。什么都补贴 还不如 无补贴。个别地区为了出彩,对其他作物的补贴高于对主粮的补贴,其他作物收益本来就高于主粮,从而弱化对主粮的补贴和保障能力。

  3. 干预市场。副粮等非国家储备粮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副粮以及特色种植等应当由市场调节,如果政府随意扩大补贴范围,分散使用资金, 造成 物力 大量浪费 ,干预了正常市场秩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资金效率。补贴范围越大、花钱越多、干的越累,保障主粮安全的效果越差。

  (三) 补贴方式

  粮食直补和地力补贴、农资补贴等整合后,粮食补贴总的可分为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两类。实行货币化补贴,粮农领到钱,自主选种购肥买药,简捷合理高效。 种粮 收益增加 ,自然有人舍得投入;粮农花自己的钱,更知节俭,最有效率。个别地区怕粮农没把补贴用到种粮上,或买了假种假肥假药,积极探索实物补贴方式,忙着考察、招标、服务,替粮农选种购肥买药,急人所急、做人所做,把温暖送 粮农心坎上,结果适得其反。 把粮农私事当成政府公事去办,增加了环节和利益纠缠, 不仅 增加 工作 降低 办事效率 还容易产生 矛盾 纠纷 农民自主决策,出了问题,自己找商家 协商 ,协商不成上法庭 。政府替他们采购,做的再好,也不可能合所有人的愿, 一旦 达不到预期 效果 出现 问题 怀疑政府干部有私心 让政府 对此 负责

  二、改进粮食补贴的设想

  蚂蚁过冬,贵在储备。同理,国家粮食安全,增产是基础,储备是关键。一方面粮食是商品,产量质量主要靠市场调节,不论自产自用还是用于交易,市场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是国家的责任,关键在国家储备,有备无患,政府对安全起决定性作用。牢记补贴目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围绕国家储备搞补贴,把补贴放在政府收储环节、放在主粮,进而传导到生产环节,激发种粮积极性,促进多产粮、产好粮。

  (一) 补贴环节

  粮食补贴放在国家收储环节,即在国家征收储备粮时,提高最低收购价,补贴含于价款(包括地方政府储备,政府委托储备)。一是简单准确。按收购品种、等级和数量计价,一手交粮一手交钱,及时结清,你情我愿,公平交易,公开透明。免除了在生产环节补贴的各种事务、费用和纠葛。二是 涉及部门和环节少。粮食储备部门向农发银行贷款或使用财政资金,依法收储,财政部门按政策据实计算补贴即可。这也是粮食收储部门、农发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常规业务、传统做法,只是收购价格调整,业务量、运作费用几乎不增加。三是轻松主动。部门前瞻研究,政府合理决策,提前发布收储品种、价格、验收标准等,引导粮农提前选择品种、改善种植。粮食收储部门坐等或预约收储,简捷高效,无需走门串户、再三叮嘱 。如此,精简了粮食补贴范围和数量,补贴户数大大减少,有的县可能由原来十几万、几十万户 减少到 几百、几千户,乃至零 。政府和农业部门 垂拱而治 ,财政少支出,粮农少受折腾!

  (二) 补贴范围

  做好国家粮食储备,即保障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明确补贴范围,有的放矢,才能增强补贴的针对性、有效性。一是保障主粮数量。粮食补贴的对象是国家储备的主粮(小麦和稻谷)。“储备、主粮”是补贴的必要条件,通过补贴储备的主粮,更好地发挥政府的 调节 作用。副粮等非国家储备粮靠市场调节;粮农自产自用和自产自销粮也要靠市场调节,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规范各种补贴政策,限制对经济作物等实施财政补贴,减少对市场干预, 节约 财政资金,集中补贴主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改善主粮品质。一方面对优质品种、政府鼓励推广的品种,合理定价,引导粮农推广种植,无需硬性推广或替粮农采购新种子。另一方面合理设定极差和价格,优质优价,激励粮农增加投入、精耕细作和发展有机农业,提高粮食质量;也能避免将劣质粮交售储备,而优质粮自行销售的现象。

  (三) 补贴方式

  补贴项目统一整合在最低收购价内,全部实行货币化补贴,不得采用实物补贴方式。其优点有三:一是促进增产。按向国家实际交售的数量计算补贴,促使粮农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提高亩产,提高交售率。二是促进提质。不同品种、不同质量的粮食价格不同,粮农会综合考虑资本投入、产量与单价,以及自己的土壤特点,自主选择粮食品种。三是促进提效。粮农想多赚钱,就要提高粮食商品化率、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土地流转,加快规模化、机械化和科学技术、智能技术的推广;也促进 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使用 减少 ,努力降低成本。反过来,规模化、机械化和科技化的推进,又能节省人财物力,提高投入产出率,增加利润。赚钱越多,越舍得投入,良性循环。其实,现有种粮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 不一定是 本村 村民 传统 农民 可能 工商业主 房地产商 市场的 驱动下 资本 转入 农业 多都实行公司化运作,变成涉农企业、农场主, 对国家 贡献 同时 ,自己也 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