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0年02期 10-16   出版日期:2020-03-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浅议“粮食银行”的发展模式与风险防控策略


  一、引言

  “粮食银行”是针对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基于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同时出现粮食丰收且流通与销售缺乏效率等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企业经营模式。我国 “粮食银行” 20世纪80年代的粮食代储模式基础 上发展而来,起初主要开展传统的“两代一换” 业务,而后经过 三十 多年来不断地创新、发展,形成了提供代储、加工、流通、兑换、金融等服务的“粮食银行”。

  “粮食银行”是我国粮食金融化的具体表现。对于农民而言,“粮食银行”解决了农户“储粮难”问题,且农户以“粮食银行”分发的存粮证作为资产抵押凭证,可降低信贷难度,使农户的融资问题得到 一定程度的缓解; 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促进了粮食流通,也保证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对于政府而言,农民将粮食存于“粮食银行”,有利于储粮信息的收集和统计,使政府能够更准确掌握相关信息,有利于政府稳定粮价,保证粮食消费的有序性。但在我国具体实践中,“粮食银行”的风险敞口较大,其中包括盈利不确定造成的经营风险、粮食价格波动及供求关系不稳定而带来的市场风险以及“粮食银行”与农户之间交易缺乏保障所引起的法律风险和信用挤兑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粮食银行”的风险防范十分重要。

  学术界对“粮食银行”这一创新机制也进行过诸多研究。秦玉云(2008)通过分析“粮食银行”的发展演变及现状,说明“粮食银行”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提出了目前面临的困难,明确指出“粮食银行”的发展对于农民而言,存在着道德和市场两大风险,且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于农民这个弱势群体来说,利益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翟光红(2011)通过在安徽开展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意向调查,并通过对农村“粮食银行”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存在对“粮食银行”监管不足、“粮食银行”管理人员 素质 参差 不齐、农户面临较大储粮风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村“粮食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存粮准备粮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李援亚(2015)则认为“粮食银行”的风险主要有:因盈利收益率低而导致的不可持续的经营风险、由私营机构冒充政府职能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和粮食价格的市场风险,并从完善“粮食银行”准入制度、加大经营监督力度、延伸产业链等角度 出发 提出了 具体的 解决方案。 郑绍庆(2018)从“粮食银行”的运作模式角度,将“粮食银行”的运营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与道德风险两大类,认为必须加大力度规范“粮食银行”的经营行为,同时应加速建立完善的“粮食银行”管理监察体系、法律体系,同时应明确监管重点,实现透明化管理。

  目前学者主要针对 “粮食银行”的发展演变过程、运作机理以及具体的类型和经营模式进行分析,他们大都认为“粮食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两个方面。但现有研究分析都比较宏观,大多从具体的企业、地区或模式进行研究,没有具体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防范微观机制的建立等内容。从微观角度对“粮食银行”的风险及防控机制进行分析的并不多见。

  二、“粮食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一)“粮食银行”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粮食银行”的起源

  “粮食银行”主要借鉴了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农户将生产的粮食以活期和定期两种形式储存在“粮食银行”,农户保留粮食所有权,而“粮食银行”拥有经营权,开展粮食加工、贸易、套期保值等业务,在粮食流转过程中可获得增值收益,产生的收益作为“粮食银行”的利润来源及农户利息。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1980-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与此同时,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粮食的销售和流通 效率 低下 ,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困难。为了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一些粮食生产大省开始开展粮食代储业务,并摸索出“两代一换”业务。进入21世纪,“粮食银行”快速发展起来。

  2.“粮食银行”的发展过程

  1983年,山东省广饶县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并不断发展为“两代一换”业务,形成了“粮食银行”的雏形。这一阶段“粮食银行”的业务较为单一,服务也较简单。1985年,由于前期粮食产量连年增长,而粮食流通、仓储等环节不够完善,农户“卖粮难”问题随之出现。在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补贴负担,而农户粮食销售困难的背景下,国家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政策。政策实施后,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供给不足现象,然后用了5年时间才回到1984年的产量水平。1989年末经济开始萧条,市场需求不足,随后出现了第二次粮食供给过剩。这一时期粮食供求关系复杂,20世纪90年代“粮食银行”的发展进入低谷期,这项业务在各地区逐渐淡化。21世纪,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粮食银行”又重新发展起来,2007年初,我国第一家“粮食银行”——太仓“易裕粮食银行”开始营业。这一时期,“粮食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更加丰富,开始涉及加工、流通、兑换、运输、融资等方面,一些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也开始经营“粮食银行”。

  (二)“粮食银行”的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粮食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各类“粮食银行”已超过500家。 近年来,陆续有中粮集团、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大型国有企业和机构加入“粮食银行”的发展行列,探索“新型粮食银行”发展模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市场结合,带动农民增收。2019年大商所融入期货、期权工具,打造“期货+粮食银行”升级版本,一年内试点已覆盖了东北三省一区,惠及农户 四百 余户。

  我国“粮食银行”在全国各地的实践成效较为显著,避免了因 农户的储粮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等因素 导致的粮食霉烂、虫蛀 从而 造成的 粮食损失。据 国家粮食局 国家 粮食和 物质储备局 2006年全国抽样调查,农户储粮损耗率高达8%-10%,而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给出数据,2015年我国农户户均存粮为812kg。 若按照8%的损耗率计算,2015年农户户均储粮损耗达64.96kg。 “粮食银行”集中储粮可降低粮食的损耗至1% 2%,户均可减少48.72kg的粮食损失,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相当于增加了一批“良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从具体企业来看, 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推行了“粮食银行+”农业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中粮“粮食银行+”模式涉地面积598万亩,惠及农民约41万户,带动农民增收5949万元,人均增收145元。

  三、“粮食银行”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以物换物的“广饶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粮食丰收而农民粮食储粮设施不达标的问题,山东广饶国有粮食部门开始发展“两代一换”业务,这一模式 即为“粮食银行”的前身。

  后来, “广饶模式”发展为 农户+粮食银行+粮食加工企业 的合作方式,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储粮损耗的问题。该模式下,粮食部门与粮食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并用银行贷款收购农户的粮食。农户可以通过“粮食银行”发放的凭证,即“储粮证”(用于长期存储)和“口粮转化证”(用于品种兑换),在需要的时候对原料粮、成品粮、粮油食品进行提取。

  (二)银企合作的“龙江模式”

  “龙江模式”是根据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的具体情况而发展起来的“粮食银行”业务模式。由于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大,到丰收季节容易出现农户粮食的增收难、运输难、销售难三大问题。

  2008年,北大荒粮食物流公司与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合作,共同成立了黑龙江“粮食银行”。 “广饶模式”相同的是,“龙江模式”先向银行进行贷款,再用贷款收购农户手中的粮食。 “广饶模式”不同的是,“龙江模式” 以解决 农民的粮食销售难题 主要目标 。具体来说,“粮食银行”向银行贷款,并购入农民手中的粮食,而农户也可将存粮进行质押,以获得贷款。同时“粮食银行”在丰收季节将农民的粮食统一储存,利用时间差,过了集中卖粮的时间再以更好的价格将粮食卖出。

  (三)三业融合的“太仓模式”

  2006年江苏太仓市开创的 “粮食银行”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其他模式不同,它将为农服务、提高农户收入作为关键目标。该模式融入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网络平台。

  “太仓模式”主要有三项业务:一是“口粮银行”储存业务。江苏省太仓市“粮食银行”正是从“口粮银行”发展而来的,农户在收获季节把不急于出售的预留的口粮部分储存到“粮食银行”,减少了农户存粮的损耗。二是“土地流转费银行”储存业务。土地转让后农户得到的经济补偿即为土地流转费。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村委会将部分流转费直接转存进“粮食银行”账户,之后再存入全市统一的专用账户中,同时农户可以领取“粮食银行存折”。农户凭借此存折到相应服务点可换取米、面粉等粮油产品,保障了农户的口粮安全。三是“商品粮储存业务”。对于商品粮的质量,“粮食银行”会经过严格把关,该业务主要针对粮食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这些储户在与粮食企业交易时,若储存粮食达到3个月,“粮食银行”将支付其利息(一般定为本年农发行贷款基准利率)。若存粮6个月以上,还可获得“粮食银行”经营所得利润分成。在“粮食银行”运作经营期间发生的亏损由风险基金抵扣,储户不承担风险。

  (四)政府背书的“凤台模式”

  安徽省凤台县 “粮食银行”业务起步较晚,2013年才选择部分乡镇进行试点,但却是在几大模式中创新做得最好的。与其他模式的不同在于, “凤台模式”由凤台县政府背书,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安全性更高。且该模式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主动吸收农户手中的余粮,并与中证期货公司合作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利用期货对冲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同时还与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最大程度规避了存粮风险。

  凤台县 “粮食银行”严格秉承“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稳步推进”的运作原则,农户存粮之后,可凭存粮折 到当地相关部门规定的服务网点消费、兑换各类粮食物品,还能获得农业社会化服务;可到银行网点提取现金或将现金转化为粮食,也可将存粮作为质押物获得贷款。

  (五)“粮食银行 + :中粮模式

  自2016年起,中粮集团在东北等产粮大省构建 “粮食银行+” 平台,将“粮食银行”与农业综合服务结合。农户可获得烘干、储粮、多批次结算、资金支持等多项服务。

  该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中粮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延伸“粮食银行”产业链条,使农业生产直接连通流通、加工等环节, 有效 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同时与互联网、金融等第三方合作,开发“粮食银行+”生态圈,共同为农户提供服务。“粮圈儿”APP的上线,实现“粮食银行”流程节点全数字化监控,农户可在线上进行操作,真正体验“零损耗、省运费、线上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