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0年06期 17-23   出版日期:2020-11-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贸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引言

  粮安天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暂时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粮食贸易受阻明显,加之干旱和沙漠蝗虫、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的影响, 预期 世界粮食市场 进一步恶化,全球粮食安全引人担忧。随着 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依存度和融合度不断提高,全球一旦出现粮食危机,我国粮食市场难以“独善其身”,势必会遭到负面冲击,进而增加我国的粮食安全风险。

  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历来 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202 0 2 2 5 习近平总书记 全国 春季 农业 生产 工作 作出 重要 指示 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粮食贸易能够有效保障供应、调节供求,对世界范围内的粮食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进口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数以亿计,有效填补了国内的粮食缺口,稳定了粮食市场,保障了粮食安全。由此可见,从粮食安全的维度出发,开展我国粮食贸易问题及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现状分析

  ( 粮食安全现状

  1. 粮食生产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形势喜人,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据国家 统计局 发布 数据显示:2019年 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6384万吨,比去年增加了594万吨,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稳定在 470公斤 以上 ,整体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 粮食储备方面。我国的粮食储备量相对乐观,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高于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17% 18%的安全储备率水平。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粮食质量和储存安全保障性高

  3. 粮食政策方面。积极实施最低收购价、耕地保护、农民补助、粮食主产区补助、良种补贴等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意愿,保障种粮农民 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自然资源的客观束缚作用正在快速显现,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难以得到全面满足,部分粮食品种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等等。因此,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 粮食贸易现状

  1 . 贸易规模方面。我国是世界粮食主要进口国,粮食进口规模上升趋势明显,且上涨速度加快。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我国粮食进口量长期维持在1亿吨以上,其中2017年粮食进口量最多,高达13062万吨

  2 . 品种结构方面。我国粮食贸易的产品种类丰富,主要有小麦、大豆、稻米和玉米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进口大豆数量为8851万吨,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成

  3 . 市场主体方面。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来源市场有美国、加拿大、东盟、巴西等,相对集中。从近几年的贸易情况看,美国和巴西几乎垄断了我国的大豆进口,类似情况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隐患 [1] 粮食出口流向地相对比较分散,出口的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等。

  二、 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的关系

  粮食安全不仅受国内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的影响,同样也受到国外重重因素的 影响 。国内粮食安全现状,可以制约粮食贸易的规模、结构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粮食贸易的好坏,进而影响粮食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政策选择。粮食生产的波动性以及消费结构的动态性,使得粮食供需难以实现长期平衡,亟需借助有效手段加以调节。粮食贸易可以有效调剂供求和余缺失衡,稳定粮食价格,规避市场风险,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调控因子,直接影响 粮食安全 。由此可见,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是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融合、互不独立的 [2] 只有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三、 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影响粮食供需平衡

  某一粮食品种,其国内的供给大于需求或需求大于供给时,都有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可能,这就需要用贸易的手段,通过进出口在动态的粮食供需变化中寻求平衡。当前,人口增长导致 粮食刚性需求快速增长,加之营养标准上升带来的高质量粮食消费的增加,使得我国在粮食数量和质量上有一定的缺口,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影响。粮食贸易能够有效填补结构性缺口,调节区域失衡,保障粮食安全。例如,我国大豆产量难以满足国内需要,其数量短板正是由粮食贸易解决的。

  ( 影响粮食结构水平

  结构性矛盾 是我国粮食领域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稻谷、玉米等品种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长期短缺且缺口逐年增大,优质高端粮食产品供需严重失衡,等等。适度的粮食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粮食市场结构性平衡,有利于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获取超额利益。但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过度的粮食贸易将对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如大豆的进口,使得国内对国外大豆的依赖度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了国内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影响粮食价格波动

  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一方面,粮食贸易能够保障不同粮食品种国内存量的科学性,避免因供需严重失衡引发粮食价格大幅波动现象的发生,起到稳定国内粮食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粮食贸易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国际粮食价格的变化会带动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国际 粮食 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 影响粮食产业发展

  粮食贸易不仅对国内农业发展产生重要 影响,而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方面,粮食贸易过程中技术的“外溢效应”,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为了 满足国际标准要求, 减少 生产、管理、品质等方面的差距,“倒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以此提升国际竞争力。粮食贸易带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农业技术发展,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 支撑 [3]

  四、 我国粮食贸易现存突出问题

  ( 粮食进口量大,贸易逆差扩大

  在人多地少的客观国情下,随着居民粮食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优质粮食需求的持续增加,国内粮食缺口长期存在且有进一步扩大 趋势。大量的粮食进口,成为了 解决 我国 产需失衡、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我国所需的粮食有20%是依靠进口的,这使得国内粮食进口总量连续多年超亿吨,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额为1509.7亿美元,出口额为791.0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700多亿美元,且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 比较优势下降,出口风险犹存

  一方面,粮食属于土地密集型产品,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自然禀赋不足的束缚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使得我国粮食比较优势下降明显。受国内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影响,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收益下降,加之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升,我国粮食的价格优势也在削弱;另一方面,我国粮食流出国多为欠发达国家, 一定程度的 出口收汇风险,值得 引起 重视。

  ( 贸易结构失衡,外贸依存度高

  从粮食品种来看,我国粮食进出口结构并不是十分合理。大豆是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品种,占贸易总量比重的8成之多。对大豆进口的高度依赖,使得我国在国际大豆市场剧烈波动时,可能会出现风险抵御能力不足问题,难以保障大豆供给安全。从贸易对象来看,我国粮食进口来源相对集中,使得少数国家或地区在我国粮食进口上处于寡头甚至垄断地位,这无疑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4]

  ( 国际竞争力弱,产品附加值低

  国内粮食生产环节监管不够严格,存在化肥、添加剂等使用不规范现象,粮食产品的品质整体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难以满足世界粮食贸易国家的多元化、高层次需求,国际竞争力弱势明显。与此同时,受国内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出口的粮食产品大部分是未经过深度加工的初级产品,不仅附加值低,而且品质较差,缺少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