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03期 12-15   出版日期:2022-05-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新时期小麦保供稳市面临挑战及对策建议



  近几年我国粮食收储 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小麦 最低收购价 2017年 2360元/吨(国标 三等 下同 下调至 2021年 2260元/吨 最低 收购 价格与 市场供求状况 逐步 接轨, 小麦 市场化收购比重 持续 提高, 2020年 超过 87 %, 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初步发挥。 同时 ,受疫情、舆情、灾情等 多重 因素影响,小麦 市场 运行的不确定性 不稳定性 增强 新时期的 保供稳市 工作面临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需要 创新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效能。

   新时期 小麦保供稳市面临 挑战

  新时期 小麦保供稳市面临 着新旧 挑战 交织的 状况,自然灾害、 病虫害、 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的 局部 减产、 毒素 超标 重金属超标 等传统 挑战 依然存在 粮价 联动挑战 舆情 误导 挑战、资本 炒作 挑战和饲用 替代 挑战 新型挑战不断涌现

  (一)粮价联动挑战

  我国 粮食主要包括大豆、玉米 小麦和稻谷四大品种,从种植端 ,大豆、玉米和稻谷 存在 明显的 “跷跷板”效应 争夺 土地现象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地区 从消费端看,玉米、稻谷和小麦 主要 组成 均是 淀粉,存在明显的 “替代”效应, 尤其 在饲用领域。 因此 纵观国内外 ,粮食 内部四大 品种 市场价格 天然 具有联动性 。先前大豆 稻谷 、小麦和玉米之间价差较大, 联动性 较弱; 近几年随着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 粮食 市场化水平 稳步提高 联动性 明显增强。尤其是 2020年以来 ,玉米价格 上涨 明显, 对小麦 价格 形成 较强带动作用, 助长小麦 看涨预期,呈现 “若稳 小麦,先稳玉米 ”或“不稳 玉米,难稳小麦 ”的 联动现象 。目前 小麦 保供稳市 已经超越单纯的小麦市场范畴,进入范围更广的 能量 饲料领域或者更大的粮食市场领域。

  (二)舆情 误导挑战

  伴随信息技术 发展 社交软件的普及,自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市场 真假信息爆炸式增长,由 前的 “人找信息”演变为“信息找人” 舆情成为 做好 小麦 保供稳市工作 的一个 重要 变量 因为舆情是一把 双刃剑 准确、权威的信息能引导市场主体 理性 决策 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虚假 、歪曲的信息也 误导 大众, 导致 市场 主体冲动决策, 引发 市场大起大落。 当前 ,小麦 保供稳市面临 的舆情 误导 挑战 主要 集中在 生产端 灾情误导、 流通端购销 误导 和消费端采购 误导。

  1. 生产端灾情 误导

  我国 地域辽阔,自然 环境 复杂多样,自然 灾害 多发频发。据统计 20 20 年我国 农作物 受灾 面积 19 9 6万 公顷,占总播种面积 11. 9%;绝收面积 2 71 公顷,占 1.6 %。小麦 整个 生长期容易遭受 赤霉病 、条锈病等 病虫害 倒春寒 热风、连阴雨、冰雹、 大风 等自然灾害影响 自媒体时代 信息 传播呈几何 扩散, 小范围 局部 灾情短时间内能大范围的全网传播, 再加上 个别 不良 媒体 不良机构炒作, 小灾 能炒成 大灾 ,减产 炒成绝收 ,覆盖 几个村庄的 小范围 冰雹 倒伏能炒成主产区小麦大范围受灾 。在小麦 收获前 的关键时期 连阴雨 天气 赤霉病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尤其是 江淮地区 麦收前容易出现阴雨天气,市场 高度 关注 ,也是 高度 敏感,极易 误导市场主体决策,造成小麦 价格 不必要的 起伏波动 甚至是大起大落。 事实上, 只要不出现连阴雨,短时间降雨对收获前的 小麦 产量和 品质 影响并不大 2 021 5月下旬 ,湖北 河南 局部 地区 遭遇 赤霉病和冰雹、暴雨、大风 天气, 导致局部小麦 受灾减产 ,短时间 内社交软件 充斥大量 倒伏 小麦 、低品质麦粒 冰雹 天气的 图片、短视频 由于传播 信息不精准, 只说 事件不说 影响 和覆盖面,经过舆论发酵, 个别面粉企业 担心高品质小麦采购问题, 开始 提价收购,事后发现受灾地区 仅限于 几个村庄,覆盖范围较小, 对整体 小麦品质和产量 基本没有 影响,又开始纷纷调低小麦收购价格。

  2.流通端 购销误导

  流通联结 生产和消费两端, 发挥着 重要的 “蓄水池”作用 利于小麦 保供稳市。但 自媒体时代, 各种社交 软件 日益 普及, 快手 、抖音、火山及微信等交流平台兴起, 信息高速 传播实时共享, 网络 V、意见领袖 的舆论引导作用突显, “一致性”行为 发生概率加大, 容易误导种植户 、贸易商 、加工企业 等市场主体 “追涨杀跌”。2020年 新麦上市 以来 个别舆论散步 谣言, 炒作国内 减产 国际粮价上涨 和饲用 玉米缺口,导致国内市场主体 看涨 小麦后市, 包括先前没有 从事 小麦业务的东北贸易商和第三方资金机构在内, 大量市场主体 囤积新陈小麦, 部分高价 抢拍政策性小麦 ,导致小麦 价格 阶段性明显 上涨, 年度 最大涨幅超过 300元/吨 。事实上 国内小麦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充足 甚至 过剩, 成交 的政策性小麦 大多 难以顺价销售, 大量新陈小麦结转至 下一年度 其中 政策性 小麦 市场 年度 6月 -次年 5月 ,下同 结转量超过 1000 万吨。

  3.消费端 采购误导

  面粉是 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刚性较强, 舆情燃点低,一有 “风吹草动”, 容易引发公众恐慌和集中抢购 。新冠肺炎疫情 发生 ,个别国家 限制 小麦出口, 国际 小麦价格上涨, “疫情 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再不买就买不到 传闻在国内各媒体 大肆 传播, 发生 在甘肃临夏的一则 市民 连夜抢购米面油 短视频更是 引发 市民 高度关注, 各种不实舆论和 传言不断 刺激 城乡居民 尤其是 中老年市民敏感的神经,部分地区阶段性出现抢购米面现象 防止 潜在的抢购现象蔓延, 国家 相关 主管部门 和专家学者 不断 进行舆论引导。事实上 经过 事后 调查, 短视频 中的抢购只是 企业促销 加之补货不及时导致的偶然事件 ,根本 不是市民抢购。

  (三)资本 炒作挑战

  小麦 贸易是一个资金需求量较大的行业,没有资本的参与,单个贸易商只能赊购 或小规模 囤购 。去年 以来 小麦 价格明显上涨,叠加较强的看涨预期, 市场 主体 囤购 小麦的资金需求增强, 利益驱动下大量资本进入小麦市场, 主要 参与方式是 第三方 资金 参与 政策性粮食拍卖,为 参拍 意愿但 缺钱的贸易商 提供 代拍 ”和“ 融资 服务 。在 资本助推下, 2020/21年度政策性小麦 拍卖成交 4533万吨 考虑 成交量时间分布相对集中, 按照 资金周转 2次和2358元/吨 的成交均价 (年度 47次拍卖 的成交均价 估算, 大约 需要资金 534亿元 ,没有 资本 的参与, 单靠 参拍主体 自有资金 显然难以支撑。 由于 小麦和玉米价格持续倒挂, 2021年产 新麦 上市 前,大量 第三方 资金 机构 布局新麦收购,基本模式为: 资金 使用 方分批 支付 小麦 收购款 10 -15%的保证金, 后期向 资金提供方支付资金利息、保管费 和服务费用 资金提供方 提供资金 仓库 服务 粮权归资金提供方所有 ,小麦出库 按定向 销售约定价格 “批销批结 、先款后货 ”,价格跌幅 超过 3 % 时增加 保证金。 资本 参与 小麦市场 ,解决了长期以来小麦市场化收购面临的 资金 短缺 问题 ,但资本过度参与,也 助长 市场 炒作之风,对小麦保供稳市形成 一定 挑战。

  (四)饲用 替代挑战

  我国 小麦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需求、工业需求和 饲用需求 。食用需求 相对 稳定,年度波动不大 ,数量在 9000万吨 左右;工业需求 主要 小麦 为原料生产淀粉、酒精、酿酒 数量 1000万吨 左右 ,年度 小幅 波动。 饲用 消费 小麦 品质、 玉米 小麦价差 因素影响,年度之间波动较大 20年 700 3500万吨 之间波动, 平均值为 1 382 万吨。小麦大量 饲用 加大 保供稳市难度,主要原因:一是 小麦产需 年度结余量有限。 我国 小麦市场总体平衡有余, 根据 2015/16 2019/20年度 产需结余情况可大体判断,正常年景 产需 结余量在 1500万吨 左右, 若不 考虑 国家 主动 消化超期储存 小麦 原因 小麦 饲用量一旦比 正常年度 增加 1500万吨 以上, 可能直接导致我国小麦 产需 平衡有余 转变为 “产不足需”, 加剧市场波动 二是 我国 能量饲料 年度 需求量 正常 年景在 2.5亿吨 左右, 而小麦常年产量在 1.25 1.35亿吨,是年度能量 饲料需求量的 50 %左右,小麦 大量 饲用,将小麦市场保供稳市纳入 市场 容量更大的 能量 饲料范畴 ,难度 明显加大;三是小麦饲用强化 玉米 的价格联动, 玉米加工链条厂、加工 品种多 替代品 也较多,国内外联动 间接加大 了小麦的 保供稳市 难度